Finji首席執行官貝卡·薩爾茨曼(Bekah Saltsman)認為,對獨立開發者來說,游戲行業的發展具有周期性。“在繁榮時期,獨立開發者很容易獲得大量資金,但過了一段時間后,整個行業會收縮,然后再次繁榮。與硬件迭代的周期類似,這就像一種循環。”
薩爾茨曼表示,隨著游戲行業進入收縮期,獨立開發者可能比過去更難獲得資金。此她還認為,在Xbox Game Pass或PlayStation Plus等訂閱服務的影響下,“某些真正奇怪的事情將會開始發生”。
“考慮到游戲行業在過去兩年的收縮和整合,以及許多公司被訂閱服務(的提供商)所擁有的現狀,我擔心由于訂閱服務擁有海量游戲和龐大的用戶基數,他們不再需要我們了。”
Finji曾經發行《Tunic》、《林中之夜》和《神筆狗良》(Chicory)等高口碑獨立游戲,在業內建立了良好聲譽,薩爾茨曼相信公司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不過,她對獨立開發者的未來并不那么有信心。
“在游戲研發成本升高的情況下,預算是否足夠讓獨立開發者繼續制作很酷的游戲?”薩爾茨曼說,“如果我們將購買游戲的玩家轉變為訂閱用戶,那就意味著我們不得不依賴于訂閱費和(產品的)買斷金。總的來講,訂閱服務提供的買斷金并不足以支撐一支團隊連續幾年研發游戲,除非你的團隊規模特別小。”
“訂閱服務很棒,但同時也可能讓人感到害怕。我最擔心那些規模較小的獨立開發團隊,因為他們不像成熟團隊那么知名,也許只有足夠的空間和資金制作一款游戲。”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訂閱服務的提供商究竟如何評估獨立游戲的價值?
“如果在訂閱服務中,大部分人只玩某一款游戲,或者在線服務型游戲更受玩家歡迎,那么平臺方是否愿意為那些玩家數量相對較少的游戲提供合理的研發預算?這是個合理的數學問題,因為你很難預測它們能否吸引玩家。”
按照薩爾茨曼的說法,目前,為訂閱服務挑選游戲的大多數高管都是“玩家”,不會只關心游戲產品對利潤的貢獻。但她擔心隨著時間推移,情況會發生變化。“我們不能忽視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巨型公司,很多高管每天都盯著電子表格。”她說,“這些公司非常關注數據,但我們不會那么做……就連在簽約《Tunic》前,我們也沒有進行任何競品分析。”
薩爾茨曼并不完全反對訂閱服務。畢竟,Finji曾經讓《神筆狗良》進入PlayStation+,包括《Tunic》在內的3款游戲進入Game Pass,還讓《Overland》登陸了蘋果的游戲訂閱服務Apple Arcade。
在薩爾茨曼看來,訂閱服務能夠極大地提升游戲作品的曝光率,吸引更多人游玩、直播,或者圍繞游戲創作(視頻)內容。此外,當某款游戲離開訂閱服務時,平臺方常常會提示玩家全額購買。但她也提到,當獨立開發者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訂閱服務,或要求平臺方支付多少簽約費用時,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根據我們的經驗,每款游戲遇到的情況都不一樣。這與平臺、游戲所屬品類,以及不同平臺玩家的喜好密切相關。”
薩爾茨曼說,她希望平臺方能夠考慮游戲制作成本持續上升的趨勢,為獨立開發者提供足夠的簽約費或買斷金。“只要訂閱服務的平臺方支付一筆體面的費用,使獨立開發者能夠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制作游戲,我就支持他們。”她說,“我希望人們有機會游玩更多古靈精怪、妙趣橫生的游戲,因為如果開發者在設計游戲時受到太多限制,將吸引大部分玩家視為唯一目標,那就很難實現游戲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全部潛力。”
原譯文https://www.gamesindustry.biz/fi ... some-and-terrifying
來源:閑徠科技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8KyS2TiOHPQkvFsiCQ7OQ

薩爾茨曼表示,隨著游戲行業進入收縮期,獨立開發者可能比過去更難獲得資金。此她還認為,在Xbox Game Pass或PlayStation Plus等訂閱服務的影響下,“某些真正奇怪的事情將會開始發生”。
“考慮到游戲行業在過去兩年的收縮和整合,以及許多公司被訂閱服務(的提供商)所擁有的現狀,我擔心由于訂閱服務擁有海量游戲和龐大的用戶基數,他們不再需要我們了。”
Finji曾經發行《Tunic》、《林中之夜》和《神筆狗良》(Chicory)等高口碑獨立游戲,在業內建立了良好聲譽,薩爾茨曼相信公司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不過,她對獨立開發者的未來并不那么有信心。
“在游戲研發成本升高的情況下,預算是否足夠讓獨立開發者繼續制作很酷的游戲?”薩爾茨曼說,“如果我們將購買游戲的玩家轉變為訂閱用戶,那就意味著我們不得不依賴于訂閱費和(產品的)買斷金。總的來講,訂閱服務提供的買斷金并不足以支撐一支團隊連續幾年研發游戲,除非你的團隊規模特別小。”
“訂閱服務很棒,但同時也可能讓人感到害怕。我最擔心那些規模較小的獨立開發團隊,因為他們不像成熟團隊那么知名,也許只有足夠的空間和資金制作一款游戲。”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訂閱服務的提供商究竟如何評估獨立游戲的價值?
“如果在訂閱服務中,大部分人只玩某一款游戲,或者在線服務型游戲更受玩家歡迎,那么平臺方是否愿意為那些玩家數量相對較少的游戲提供合理的研發預算?這是個合理的數學問題,因為你很難預測它們能否吸引玩家。”
按照薩爾茨曼的說法,目前,為訂閱服務挑選游戲的大多數高管都是“玩家”,不會只關心游戲產品對利潤的貢獻。但她擔心隨著時間推移,情況會發生變化。“我們不能忽視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巨型公司,很多高管每天都盯著電子表格。”她說,“這些公司非常關注數據,但我們不會那么做……就連在簽約《Tunic》前,我們也沒有進行任何競品分析。”
薩爾茨曼并不完全反對訂閱服務。畢竟,Finji曾經讓《神筆狗良》進入PlayStation+,包括《Tunic》在內的3款游戲進入Game Pass,還讓《Overland》登陸了蘋果的游戲訂閱服務Apple Arcade。

在薩爾茨曼看來,訂閱服務能夠極大地提升游戲作品的曝光率,吸引更多人游玩、直播,或者圍繞游戲創作(視頻)內容。此外,當某款游戲離開訂閱服務時,平臺方常常會提示玩家全額購買。但她也提到,當獨立開發者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訂閱服務,或要求平臺方支付多少簽約費用時,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根據我們的經驗,每款游戲遇到的情況都不一樣。這與平臺、游戲所屬品類,以及不同平臺玩家的喜好密切相關。”
薩爾茨曼說,她希望平臺方能夠考慮游戲制作成本持續上升的趨勢,為獨立開發者提供足夠的簽約費或買斷金。“只要訂閱服務的平臺方支付一筆體面的費用,使獨立開發者能夠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制作游戲,我就支持他們。”她說,“我希望人們有機會游玩更多古靈精怪、妙趣橫生的游戲,因為如果開發者在設計游戲時受到太多限制,將吸引大部分玩家視為唯一目標,那就很難實現游戲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全部潛力。”
原譯文https://www.gamesindustry.biz/fi ... some-and-terrifying
來源:閑徠科技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8KyS2TiOHPQkvFsiCQ7OQ

關注找手游微信公眾號,了解手游代理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