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當公測不足半月的《三國志·戰棋版》還在市場上“大殺四方”之時,靈犀互娛就在中國港澳臺地區,以及包括美國日本新馬泰在內的數十個國家,上線了旗下第四款三國IP女性向新作——《代號鳶》(Ash of the Kingdom)。
上線后,《代號鳶》很快就在港澳臺地區火了,先后登頂了香港、澳門iOS免費榜,在臺灣市場也最高攀升至了TOP6的位置。
或許在市場成績層面無法與許多出海大作相提并論,但《代號鳶》無疑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新品,因為其將“三國”與“女性向”這兩個過去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題材與品類,進行了頗有想法的創意融合,也因此被不少玩家戲稱為「三國志戀愛版」。
一直以來,坊間都盛傳著一句話:“三國是男人的浪漫。”
畢竟在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不論是文臣們的運籌帷幄,還是武將們間刀光劍影,都很容易勾起每個男人的熱血與激情,而當這種普世認知落位于游戲領域,三國題材游戲也自然被定下了“以男性玩家為核心受眾”的主基調。
基于此,我們也能從早年間的卡牌RPG到如今的SLG領域,見到大量三國題材爆款的身影,靈犀旗下《三幻》、《三戰》、《三棋》也是其中的代表產品。
也正是基于此,《代號鳶》此番選擇的三國題材女性向這條路徑,往小了說是在女性向賽道謀求題材差異化,往大了說甚至是一種對行業固有認知的挑戰,放在當下的市場中無疑是有些新穎,且具備一定想象空間。
那么從實際體驗來看,該作的品質如何?廣大女性玩家對這一融合思路又是否買賬呢?
名不虛傳的Live2D,足夠抓人的劇情與人物設計
作為一款女性向游戲,《代號鳶》的故事沒有聚焦在傳統的“演義路線”上,而是將背景設立在董卓入京后,漢少帝“劉辯”仍在位的時期,并進行了一定的架空改編。
玩家在游戲中女扮男裝,公開身份是聲名顯赫的“廣陵王”,但暗地里其實經營著一個密探組織為漢室搜集情報,這不僅為玩家接觸“劉辯”等角色提供了一個邏輯自洽的環境,也塑造了一個當下更討喜的“事業愛情兩手抓”女主形象。
而談及《代號鳶》的核心競爭力,不得不提的就是其高品質的Live2D美術效果。
雖然尚未在大陸市場上線,但《代號鳶》其實在女性玩家群體中一直都享有不俗的關注度,導致這一現象的核心契機,就是因其在2022年測試時,曾流出過一段角色“傅融”翻白眼的視頻,一度讓大量玩家感受到了《代號鳶》驚艷的Live2D表現力,在視頻層層破圈后也為其在TapTap積累了超60萬的關注。
“傅融”翻白眼的玩家個人分享視頻,在B站播放量超60萬
而此番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后,不得不說《代號鳶》的視聽品質著實抓人。
在研發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精致的Live2D其實早已是二次元、女性向等精品的標配,但《代號鳶》最難得的,是在保證Live2D動態表現力的同時,對角色的動作、微表情的進行了極為細膩的刻畫。
并且這種細節層面的精雕細琢幾乎體現在游戲的方方面面,角色不僅會有拂袖、飲酒等具象化的動作呈現,還有因喜怒哀樂產生不同的神態變幻,更會與玩家交互產生心理波動后,有一些細微的動作反饋與音色變化(《代號鳶》的角色配音功不可沒)。
更難能可貴的是,隨著游戲的深入,在徐徐鋪開的劇情與Live2D的共振之下,玩家會一步步覺得游戲內角色的形象愈發鮮活、立體。
例如“劉辯”一開始讓人感覺就是個略顯輕佻的病嬌美男,但隨劇情深入,其在面對外人的強硬與面對玩家時的真誠溫柔,將帶給玩家越來越強的人設沖突。
短時間在面對“我”和士兵時,“劉辯”眉眼間發生了三次變化:溫柔→皺眉→隱怒
同理,玩家也會漸漸發現冷酷的“傅融”,竟然背地里有著“財迷”的一面,并且在自己身處險境時會聲音微顫,表露出難以掩飾的擔心時,也會對其產生新的形象認知。
基于這種漸強的人設“反差感”烘托,以及劇情橋段反復對“吊橋效應”的運用,玩家所能獲得的直觀感受,就是這些“紙片人”仿佛“活了”一般,很容易就在強戲劇沖突的氛圍中產生較大的情感波動,不知不覺對游戲角色產生情愫。
還有一個值得肯定的設計,就是《代號鳶》完成了“戰斗角色”與“攻略角色”的解綁,這使得玩家不會再因自己喜愛的角色強度不足,或是無法兼顧戰斗配隊等問題而感到不滿,可以說從側面體現出了主創團隊對女性受眾心理的了解。
除了重點針對人設的多元性詮釋之外,《代號鳶》的劇情沉浸感也十分之足,以女主夜探皇宮為例,紛紛揚揚的大雨、戳破窗紙的暗中觀察、電閃雷鳴下陡然出現的懸尸等等,都在優質視聽體驗的支撐下,將玩家的沉浸感拉高了不少。
傳統卻不失創造力的卡牌RPG內核,小幅微創新增強代入感
著眼于玩法層面,雖說《代號鳶》大體還是沿襲了相對傳統的卡牌RPG路徑,但在細節處理上,還是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
首先是游戲的戰斗,《代號鳶》底子上遵循的仍是五人制回合卡牌的戰斗邏輯,然而相比許多女性向游戲來說,《代號鳶》明顯強化了“策略性”與“隨機性”對戰局走向的影響程度。
其中,“策略性”主要體現在玩家可基于對“屬性克制”,以及對不同角色技能特性的理解,對單局角色出手順序進行自主調配,借此利用好“追擊”這類技能效果,打出1+1>2的戰術連攜效果。
小細節:角色血量低時,立繪會變為受傷的形象
而“隨機性”,則體現在敵方單體輸出的隨機攻擊邏輯,以及個別角色帶有“傷害浮動”的技能設計上(比方說“楊修”的技能就是按照投骰子的點數進行傷害結算),這意味著玩家在遭遇高難度關卡時,是有可能通過反復嘗試“硬凹”過去的,而不是純粹的受數值掣肘而“卡關”。
坦白說,以上這一系列設計,在傳統卡牌RPG或放置RPG中是很常見的,但要知道《代號鳶》可是一款女性向游戲,既往大部分采用了卡牌RPG對戰邏輯的女性向產品,大部分都對戰斗環節做了一定的減法,希望借此讓女性玩家的戰斗體驗更簡單、輕松。
兩相對比之下,《代號鳶》的戰斗體驗無疑顯得“硬核”了許多,但其實在此前的女性向相關文章中,就曾闡明過這樣的一個觀點:“時至今日,女性向游戲的定義正在不斷模糊,《哈利波特:魔法覺醒》這樣的CCG+RPG卡牌游戲的女性用戶占比近60%,《和平精英》、《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用戶中女性反超男性等數據的接連出現,或許都預示著,下一個階段的女性向變革方向,可能應漸漸轉向游戲性的提高。”
數據:QuestMobile《2022“她經濟”洞察報告》
而從各大社媒上的玩家反饋來看,女性玩家不僅沒有表現出對《代號鳶》較重“策略性”的不滿,反而始終有玩家持續輸出著陣容搭配、重點關卡打法等攻略內容,旨在為姐妹們排憂解難。
這或許也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樣的設計思路,確實起到了“提升游戲性”的效果,《代號鳶》這一次的嘗試,也稱得上是一個試圖響應時代新趨勢、用戶新訴求的解法。
一群女性玩家,在討論女性向游戲時表示喜歡“干架”的景象可不多見……(圖源:小紅書)
此外,還有一個體驗較好的微創新,就是《代號鳶》的闖關全程均采用了第一人稱下,地塊式模擬行走設定,不僅為玩家提供了更強的代入感,也使得場景、關卡間的轉場更加平滑自然。
同時,關卡內的路線往往都是帶有分叉設計的,這意味著玩家可選擇不同的路徑,主動去避開戰斗、收集寶箱,或是與路人對話獲悉一些隱秘“情報”(情報是另一個重要玩法“據點”開啟關卡所需的道具),整體感受更加真實有趣,而非按部就班的一條線直通關底。
據點玩法可以邂逅到一些戰斗角色
出人意料的高社群活躍度,《代號鳶》或能走得更遠
作為尤為熱愛分享與交流的一批用戶,女性玩家的社群活性一直是衡量一款女性向產品生命力的重要標準,而作為一款剛上線不久,并且成績算不上特別驚艷的新品,《代號鳶》玩家在海內外各大社媒的活躍度著實有些出人意料。在海外主流社媒隨手一搜,就能看見大面積來自玩家的UGC內容與游戲體驗分享。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涵蓋自制表情包、同人圖片、黏土手辦等多形式的高質量二創作品,這類內容的大量涌現其實也折射出了玩家對游戲角色的認可與喜愛。
也有玩家在社媒上針對游戲角色、劇情的出彩設計,用大篇幅的文字宣泄與傳遞著自己的真情實感。
還有一部分玩家雖困擾于游戲目前較為嚴重的“卡關”情況,但同時又知悉游戲強戰斗隨機性帶來的“賭技能凹關”打法,于是紛紛化身“樂子人”,制作了一系列賭神、澳門風云等二創圖片用來“整活兒”,也一度引發了大量玩家的共鳴……
總的來說,認為,正如《代號鳶》的官方定位“沉浸式劇情卡牌手游”一般,該作的核心賣點基本源于一流的Live2D美術表現力、出彩的劇情設計與人設打磨,并且主觀感受來說確實足夠抓人,因此哪怕該作并無太多革新點,但整體品質在女性向賽道依然稱得上可圈可點。
并且從目前的輿論風向看來,玩家對《代號鳶》的主要槽點也基本只集中于“卡關”上,而非人設劇情這類女性向產品的“命門元素”,其社群活躍度折射出的強用戶粘性,也將成為該作未來良性運營的底層支撐。
微博游戲超話TOP3、小紅書萬贊筆記比比皆是——不可小覷的用戶基本盤
但《代號鳶》的發展路徑也并非沒有隱憂,一是在全球化發行這條路上,“三國”這一題材切口某種意義上是一柄“雙刃劍”,因為在三國文化認同度較高的亞洲地區,《代號鳶》會更容易吸引到玩家的關注,但在歐美等地區卻較難打開局面——公測后的市場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排行靠前的國家/地區基本都集中在亞洲范圍內,如何在更多地區突圍將是靈犀互娛需要重要思考的問題;
二是在發行這條路上,雖然目前《代號鳶》疑似國服已定名《如鳶》,并完成了相關軟著權的登記,但其游戲內容上對劉辯、孫策等三國歷史人物的架空重塑,能否最終過得了版號這一關還是令人有些擔心。
不論如何,作為靈犀互娛布局女性向賽道的首次嘗試,《代號鳶》的表現足以說是令人感到驚喜的,希望該作能早日拿下版號,回應玩家的殷切期待。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sdUsiE8sNBH-gw71ATDr0w

上線后,《代號鳶》很快就在港澳臺地區火了,先后登頂了香港、澳門iOS免費榜,在臺灣市場也最高攀升至了TOP6的位置。
或許在市場成績層面無法與許多出海大作相提并論,但《代號鳶》無疑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新品,因為其將“三國”與“女性向”這兩個過去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題材與品類,進行了頗有想法的創意融合,也因此被不少玩家戲稱為「三國志戀愛版」。

一直以來,坊間都盛傳著一句話:“三國是男人的浪漫。”
畢竟在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不論是文臣們的運籌帷幄,還是武將們間刀光劍影,都很容易勾起每個男人的熱血與激情,而當這種普世認知落位于游戲領域,三國題材游戲也自然被定下了“以男性玩家為核心受眾”的主基調。
基于此,我們也能從早年間的卡牌RPG到如今的SLG領域,見到大量三國題材爆款的身影,靈犀旗下《三幻》、《三戰》、《三棋》也是其中的代表產品。

也正是基于此,《代號鳶》此番選擇的三國題材女性向這條路徑,往小了說是在女性向賽道謀求題材差異化,往大了說甚至是一種對行業固有認知的挑戰,放在當下的市場中無疑是有些新穎,且具備一定想象空間。
那么從實際體驗來看,該作的品質如何?廣大女性玩家對這一融合思路又是否買賬呢?
名不虛傳的Live2D,足夠抓人的劇情與人物設計
作為一款女性向游戲,《代號鳶》的故事沒有聚焦在傳統的“演義路線”上,而是將背景設立在董卓入京后,漢少帝“劉辯”仍在位的時期,并進行了一定的架空改編。
玩家在游戲中女扮男裝,公開身份是聲名顯赫的“廣陵王”,但暗地里其實經營著一個密探組織為漢室搜集情報,這不僅為玩家接觸“劉辯”等角色提供了一個邏輯自洽的環境,也塑造了一個當下更討喜的“事業愛情兩手抓”女主形象。

而談及《代號鳶》的核心競爭力,不得不提的就是其高品質的Live2D美術效果。
雖然尚未在大陸市場上線,但《代號鳶》其實在女性玩家群體中一直都享有不俗的關注度,導致這一現象的核心契機,就是因其在2022年測試時,曾流出過一段角色“傅融”翻白眼的視頻,一度讓大量玩家感受到了《代號鳶》驚艷的Live2D表現力,在視頻層層破圈后也為其在TapTap積累了超60萬的關注。

而此番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后,不得不說《代號鳶》的視聽品質著實抓人。
在研發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精致的Live2D其實早已是二次元、女性向等精品的標配,但《代號鳶》最難得的,是在保證Live2D動態表現力的同時,對角色的動作、微表情的進行了極為細膩的刻畫。

并且這種細節層面的精雕細琢幾乎體現在游戲的方方面面,角色不僅會有拂袖、飲酒等具象化的動作呈現,還有因喜怒哀樂產生不同的神態變幻,更會與玩家交互產生心理波動后,有一些細微的動作反饋與音色變化(《代號鳶》的角色配音功不可沒)。

更難能可貴的是,隨著游戲的深入,在徐徐鋪開的劇情與Live2D的共振之下,玩家會一步步覺得游戲內角色的形象愈發鮮活、立體。
例如“劉辯”一開始讓人感覺就是個略顯輕佻的病嬌美男,但隨劇情深入,其在面對外人的強硬與面對玩家時的真誠溫柔,將帶給玩家越來越強的人設沖突。

同理,玩家也會漸漸發現冷酷的“傅融”,竟然背地里有著“財迷”的一面,并且在自己身處險境時會聲音微顫,表露出難以掩飾的擔心時,也會對其產生新的形象認知。

基于這種漸強的人設“反差感”烘托,以及劇情橋段反復對“吊橋效應”的運用,玩家所能獲得的直觀感受,就是這些“紙片人”仿佛“活了”一般,很容易就在強戲劇沖突的氛圍中產生較大的情感波動,不知不覺對游戲角色產生情愫。

還有一個值得肯定的設計,就是《代號鳶》完成了“戰斗角色”與“攻略角色”的解綁,這使得玩家不會再因自己喜愛的角色強度不足,或是無法兼顧戰斗配隊等問題而感到不滿,可以說從側面體現出了主創團隊對女性受眾心理的了解。
除了重點針對人設的多元性詮釋之外,《代號鳶》的劇情沉浸感也十分之足,以女主夜探皇宮為例,紛紛揚揚的大雨、戳破窗紙的暗中觀察、電閃雷鳴下陡然出現的懸尸等等,都在優質視聽體驗的支撐下,將玩家的沉浸感拉高了不少。

傳統卻不失創造力的卡牌RPG內核,小幅微創新增強代入感
著眼于玩法層面,雖說《代號鳶》大體還是沿襲了相對傳統的卡牌RPG路徑,但在細節處理上,還是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
首先是游戲的戰斗,《代號鳶》底子上遵循的仍是五人制回合卡牌的戰斗邏輯,然而相比許多女性向游戲來說,《代號鳶》明顯強化了“策略性”與“隨機性”對戰局走向的影響程度。
其中,“策略性”主要體現在玩家可基于對“屬性克制”,以及對不同角色技能特性的理解,對單局角色出手順序進行自主調配,借此利用好“追擊”這類技能效果,打出1+1>2的戰術連攜效果。

而“隨機性”,則體現在敵方單體輸出的隨機攻擊邏輯,以及個別角色帶有“傷害浮動”的技能設計上(比方說“楊修”的技能就是按照投骰子的點數進行傷害結算),這意味著玩家在遭遇高難度關卡時,是有可能通過反復嘗試“硬凹”過去的,而不是純粹的受數值掣肘而“卡關”。

坦白說,以上這一系列設計,在傳統卡牌RPG或放置RPG中是很常見的,但要知道《代號鳶》可是一款女性向游戲,既往大部分采用了卡牌RPG對戰邏輯的女性向產品,大部分都對戰斗環節做了一定的減法,希望借此讓女性玩家的戰斗體驗更簡單、輕松。
兩相對比之下,《代號鳶》的戰斗體驗無疑顯得“硬核”了許多,但其實在此前的女性向相關文章中,就曾闡明過這樣的一個觀點:“時至今日,女性向游戲的定義正在不斷模糊,《哈利波特:魔法覺醒》這樣的CCG+RPG卡牌游戲的女性用戶占比近60%,《和平精英》、《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用戶中女性反超男性等數據的接連出現,或許都預示著,下一個階段的女性向變革方向,可能應漸漸轉向游戲性的提高。”

而從各大社媒上的玩家反饋來看,女性玩家不僅沒有表現出對《代號鳶》較重“策略性”的不滿,反而始終有玩家持續輸出著陣容搭配、重點關卡打法等攻略內容,旨在為姐妹們排憂解難。
這或許也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樣的設計思路,確實起到了“提升游戲性”的效果,《代號鳶》這一次的嘗試,也稱得上是一個試圖響應時代新趨勢、用戶新訴求的解法。

此外,還有一個體驗較好的微創新,就是《代號鳶》的闖關全程均采用了第一人稱下,地塊式模擬行走設定,不僅為玩家提供了更強的代入感,也使得場景、關卡間的轉場更加平滑自然。

同時,關卡內的路線往往都是帶有分叉設計的,這意味著玩家可選擇不同的路徑,主動去避開戰斗、收集寶箱,或是與路人對話獲悉一些隱秘“情報”(情報是另一個重要玩法“據點”開啟關卡所需的道具),整體感受更加真實有趣,而非按部就班的一條線直通關底。

出人意料的高社群活躍度,《代號鳶》或能走得更遠
作為尤為熱愛分享與交流的一批用戶,女性玩家的社群活性一直是衡量一款女性向產品生命力的重要標準,而作為一款剛上線不久,并且成績算不上特別驚艷的新品,《代號鳶》玩家在海內外各大社媒的活躍度著實有些出人意料。在海外主流社媒隨手一搜,就能看見大面積來自玩家的UGC內容與游戲體驗分享。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涵蓋自制表情包、同人圖片、黏土手辦等多形式的高質量二創作品,這類內容的大量涌現其實也折射出了玩家對游戲角色的認可與喜愛。


也有玩家在社媒上針對游戲角色、劇情的出彩設計,用大篇幅的文字宣泄與傳遞著自己的真情實感。

還有一部分玩家雖困擾于游戲目前較為嚴重的“卡關”情況,但同時又知悉游戲強戰斗隨機性帶來的“賭技能凹關”打法,于是紛紛化身“樂子人”,制作了一系列賭神、澳門風云等二創圖片用來“整活兒”,也一度引發了大量玩家的共鳴……

總的來說,認為,正如《代號鳶》的官方定位“沉浸式劇情卡牌手游”一般,該作的核心賣點基本源于一流的Live2D美術表現力、出彩的劇情設計與人設打磨,并且主觀感受來說確實足夠抓人,因此哪怕該作并無太多革新點,但整體品質在女性向賽道依然稱得上可圈可點。
并且從目前的輿論風向看來,玩家對《代號鳶》的主要槽點也基本只集中于“卡關”上,而非人設劇情這類女性向產品的“命門元素”,其社群活躍度折射出的強用戶粘性,也將成為該作未來良性運營的底層支撐。

但《代號鳶》的發展路徑也并非沒有隱憂,一是在全球化發行這條路上,“三國”這一題材切口某種意義上是一柄“雙刃劍”,因為在三國文化認同度較高的亞洲地區,《代號鳶》會更容易吸引到玩家的關注,但在歐美等地區卻較難打開局面——公測后的市場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排行靠前的國家/地區基本都集中在亞洲范圍內,如何在更多地區突圍將是靈犀互娛需要重要思考的問題;
二是在發行這條路上,雖然目前《代號鳶》疑似國服已定名《如鳶》,并完成了相關軟著權的登記,但其游戲內容上對劉辯、孫策等三國歷史人物的架空重塑,能否最終過得了版號這一關還是令人有些擔心。

不論如何,作為靈犀互娛布局女性向賽道的首次嘗試,《代號鳶》的表現足以說是令人感到驚喜的,希望該作能早日拿下版號,回應玩家的殷切期待。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sdUsiE8sNBH-gw71ATDr0w

關注找手游微信公眾號,了解手游代理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