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工作室既是日本動畫的代表符號,也是一種享譽世界的美學風格。在很多領域,我們時不時會看到一些設計元素被冠于“吉卜力風格”。
而在游戲領域,這種“吉卜力風格”的游戲這幾年開始有明顯增長的趨勢,成為一款游戲吸引人目光的美術特質。就以這幾年的游戲作品舉例來說吧,比如2021年由Skrollcat工作室開發的《花之靈》、比如由睿邏網絡開發的田園鄉村模擬經營類游戲《小森生活》、 再比如預計今年上線的生態重建游戲《Terra Nil》也都被打上吉卜力風格。
除了最新的作品,包括《二之國》與《巴爾多:貓頭鷹守衛者》在內的不少游戲也經常跟”吉卜力“的標簽掛鉤。它們游戲類型非常分散,有RPG、有模擬經營、有平臺跳躍,看著是無關緊要,但只要一對比游戲的畫面,卻又有驚人的相似性,玩家很容易對標上吉卜力動畫。有的是因為用色的風格很像,比如:《花之靈》《小森生活》等;有的則是因為人設特點,比如:《二之國》《巴爾多:貓頭鷹守衛者》等游戲。
上圖為花之靈;下圖為《巴爾多:貓頭鷹守衛者》,雖然都被媒體與玩家稱為”吉卜力“的美術風格,但兩者的偏好還是有所差別
那么說了那么多,”吉卜力風格“到底有什么特點?
吉卜力風格的特征:
談”吉卜力風格“就得從原來的動畫去尋找特質。筆者將這種視覺風格以5個特征進行區分,分別是:
1:以水粉為根基,并利用水彩特征帶來色彩豐富性
在工業化動畫的集體創作中,吉卜力工作室的創作大多是以水粉作為工具涂抹畫面。因為水粉比一般水彩要干,具備了覆蓋強、明度高、色塊均勻,概括性強等特質,容易對畫面整體把控,再加上便宜,更容易成為商業化制品的首選。
吉卜力紀錄片里的的水粉顏料
水粉用色的特點就是覆蓋強,色彩分塊穩定、明晰
但有意思的是,以導演宮崎駿、場景原畫師男鹿和雄為首的吉卜力核心創作者,卻大多是擅長水彩作畫的原畫師,因此,在水粉穩定性下,吉卜力動畫往往還能水彩風格作為色彩雕琢的提升手段,尤其是經常利用水彩的暈染效果,用更強的水溶性,實現低筆觸、多色彩和諧混合下的色彩豐富度,并凸顯一種夢幻的觀感。
場景原畫師男鹿和雄的水彩場景圖
圖片來自動畫《風之谷》,利用暈染效果將更多色彩和諧的融在一起
所以吉卜力的色彩總能穩定的色彩架構上印襯出各種復雜的細節,這都是靠兩種色彩塑造的結合而得到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取色方面,吉卜力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
2:貼近自然,善用高級灰與高飽和度取色
談起”吉卜力風格“,很多人腦海里會很容易直觀地呈現出一套以藍天+綠草為組合的畫面。這一方面是吉卜力動畫的核心大多與自然相關,幾位主創都擅長植被刻畫,因此,象征自然原生態的綠色植被與藍天成為主色調;其次,在多部作品的宣發圖里,這套藍天+綠草的組合也非常常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想鋼印。
宮崎駿大師上一部作品《起風了》是一部闡述宮老航空夢的作品,但在宣傳物料的選擇上,依然是高度藍天+綠草的自然元素
不過綠草+藍天的組合并不特殊,為啥吉卜力的畫面就讓人如此印象深刻。這是因為,吉卜力的綠草藍天色彩雖然非常鮮艷,但鮮艷的味道之上,卻給了一種低攻擊性、通透且清爽靜謐的視覺,這種反差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就在于取色的范圍與色彩的飽和度上。
一方面吉卜力用色經常不是用純度非常高的顏色,相反,動畫會摻合一些高級灰的用色,以下圖宮崎駿名作《天空之城》的場景圖為例,這又是一張帶藍天綠草的畫面。
從畫面的取色我們可以看到,吉卜力的用色一般不會很純,大多會摻合一點灰色調來中和色彩過艷帶來的沖擊力,為的是讓顏色看起來能給人帶來輕盈溫柔、舒適幽靜之感,讓色彩更加諧調。不過畫面雖然讓色彩有了一些”高級灰“的特點,但相比較常用于室內裝潢、古典服飾設計的高級灰,吉卜力的灰還是顯得比較鮮艷。
同樣的綠,古代官服綠的灰就重更多
這主要因為,在保證顏色和諧,不具備攻擊性的前提下,為了保證色彩的干凈與純度,讓畫面更有自然感,吉卜力的用色飽和度都非常高,這讓灰灰的顏色也能以比較光鮮的狀態去面對觀眾。并且高飽和度也讓畫面變得更清晰,哪怕是暗部也會因為整體飽和度的提高而拉開差距,把更多細節凸顯出來。
因為畫面整體提亮+提高飽和度,因此,哪怕是在樹蔭的陰影下,角色也會很清晰
由吉卜力工作室參與制作的《二之國》1代里,這種帶灰的取色配合高飽和度的特點要做的比其他類似游戲要更加突出
3:善用顏色濾鏡去傳達情緒
吉卜力的動畫的優秀還在于他們特別擅長用同類色做一層濾鏡去傳遞畫面的情緒感,讓觀眾一眼就能感受到畫面想要表達的內容;同時多變的色彩色感也能更好的豐富作品的視覺,讓”吉卜力風格“的內涵更加多變。
這里以宮崎駿著名動畫《哈爾的移動城堡》為例:
作為宮崎駿少有的幾部以成年人為主要C位敘事的動畫電影,整個電影在畫風與色彩調度上的氣質要更加成熟,所以在很多時候,本作在用色上的情緒感要更強烈,沒有執著于傳統的童真感。
比方說,在動畫里,一座熱情洋溢的中歐風格小鎮里,動畫就采用大量橘色、黃色的氣氛色點綴,讓那種興奮感透著橘紅色洋溢了起來;再比如,作為少有主角心結很重的宮崎駿電影,電影多處利用綠黃配色,用一種臟的氣質去體現憂郁的內心;再比如,同樣的藍天綠草,如果說大部分宮崎駿作品的色調是暖色的,給人陽光的氣質,那么在本片里,藍紫冷色調的濾鏡則更多,顯得肅殺的同時,也是強調角色面對沮傷,難過心境的環境。
熱情的橘紅;臟臟的綠黃;藍紫的肅殺氣氛,吉卜力的觀看非常多變,情緒傳遞非常強烈
4:色彩層次感很強
當畫面同類色比重變多,也意味著畫面往往被相近的顏色所籠罩。比方說吉卜力動畫最常見的就是一張圖內全是綠色的自然景觀,如下圖:
但畫面并不會糊成一塊, 反而畫面的層次結構非常好,很容易分辨出相近顏色下的不同物體與相關布局。這主要一方面是吉卜力色彩通透、飽和度高的基調,讓顏色的清晰度比較明顯;其次,動畫團隊活用筆觸與細微配色的差異性來調度出畫面的高層次感,比如上圖中,最外一圈的筆觸比較寫實,花朵綠草的細節相對明晰。
而到了龍貓睡覺兩側的巖石內壁部位,則模糊了一些筆觸,并用一些黏糊的筆觸來突出石壁滑溜的質感,而到了中心點龍漫睡覺的樹洞位置,則又重點雕琢木頭的質感,讓畫面維持在清晰到模糊到清晰的變化過程。因而全張圖都是綠色的場景里,也能分出明顯的層次感。
同時暖光的加持也不可忽視,暖色的光也是跟塑造的深淺相匹配。
筆觸+光源的調整讓顏色相近沒有成為問題。同類色一樣能做出非常富有層次感的畫面。
5:人設抓形象差異性的繪本特色
”吉卜力風格“在路人眼中的標簽,1個是藍天綠草的自然配色,2就是它獨特的人設。由于吉卜力大部分是兒童或者少年少年的故事,故事的童話感很強,并且大多作品幾乎沒有日式TV動畫的那些塑造元素,因此氣質較為樸素,人設有很強的繪本氣質。
這種繪本氣質體現在:
①用干練的簡筆線條勾勒出形象,并且人物的服飾與配色都從簡,并沒有過度設計的味道,甚至對比場景還顯得過于樸素,對于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來說,角色的特色到位了即可,不用過度包裝去強調,比如下面這些角色的設計就是如此。
具有吉卜力人設風格的《二之國》的角色從配色到服飾也都是非常樸素
②人設的比例被壓縮,大多數角色的頭身比都很難做到7.5頭身的范疇,因此角色都有頭大的感覺。
③人物的身體特質被放大,小孩肩膀窄,下半身短,甚至會有雙臂過膝的情況;而一些大人,比如巨漢與大叔這類強壯人設,則為了突出強壯而突出倒三角的體格。
游戲《巴爾多:貓頭鷹守衛者》的人設也遵循了吉卜力風格的特質,小孩肩部窄、下半身短的特點
④將一切圓潤化。
吉卜力的畫風一直再努力消解外表的尖銳感,無論是反派、奸角;亦或者是孩子與少女,從服飾與體格的外輪廓線,到臉部的臉型都突出圓潤感,尤其是臉部的下巴與兩腮部位,大多角色都會做一個弧度,哪怕是瓜子臉與馬臉,也是有弧度的尖下巴與長臉。
哪怕是機械,有時候也是圓潤的
⑤五官的畫風特點與主流二次元畫風略微不同,主流二次元畫風符號化鼻子與嘴巴,精于裝飾雙眼并放大;而吉卜力風格則將眼睛的大小歸于正常,并不會去做加大眼睫毛與畫眼影之類的修飾;反而注重突出鼻頭的翹與尖,并且會畫出鼻孔。
同時,真正被夸大的部分往往是角色的嘴巴,吉卜力非常擅長去做嘴部的夸張化演出,張嘴做表情很多,所以上半張臉經常被壓縮,鼻頭的位置也因此在臉部中部偏上位置而不是偏下,顯得角色人中部位特別長。
因為常有大嘴巴張開的表情包加上臉又做的特別圓潤,總會給人一種”青蛙“的五官感
總結
可以說,”吉卜力風格“細拆分下來的特點可以說非常多。而也因為足夠個性且具有特別高的知名度與辨識度,”吉卜力風格“才會成為越來越多游戲突破傳統美術風格的一種選擇,很好的成為一種補充風格。
而這些游戲大多也不是全盤照收,它們大多取其中部分想要的內容,比如配色、比如人設,再根據自身游戲的需要去調整,往往這一點點綴就能打造出不錯的效果出來。
游戲《Terra Nil》就只要了配色來突出生態復蘇的自然感
再傳統美術資源越來越內卷的當下,游戲去吸取部分個性化的影視動畫美術,或許成了一種破局的可能。
而在游戲領域,這種“吉卜力風格”的游戲這幾年開始有明顯增長的趨勢,成為一款游戲吸引人目光的美術特質。就以這幾年的游戲作品舉例來說吧,比如2021年由Skrollcat工作室開發的《花之靈》、比如由睿邏網絡開發的田園鄉村模擬經營類游戲《小森生活》、 再比如預計今年上線的生態重建游戲《Terra Nil》也都被打上吉卜力風格。

除了最新的作品,包括《二之國》與《巴爾多:貓頭鷹守衛者》在內的不少游戲也經常跟”吉卜力“的標簽掛鉤。它們游戲類型非常分散,有RPG、有模擬經營、有平臺跳躍,看著是無關緊要,但只要一對比游戲的畫面,卻又有驚人的相似性,玩家很容易對標上吉卜力動畫。有的是因為用色的風格很像,比如:《花之靈》《小森生活》等;有的則是因為人設特點,比如:《二之國》《巴爾多:貓頭鷹守衛者》等游戲。


那么說了那么多,”吉卜力風格“到底有什么特點?
吉卜力風格的特征:
談”吉卜力風格“就得從原來的動畫去尋找特質。筆者將這種視覺風格以5個特征進行區分,分別是:
1:以水粉為根基,并利用水彩特征帶來色彩豐富性
在工業化動畫的集體創作中,吉卜力工作室的創作大多是以水粉作為工具涂抹畫面。因為水粉比一般水彩要干,具備了覆蓋強、明度高、色塊均勻,概括性強等特質,容易對畫面整體把控,再加上便宜,更容易成為商業化制品的首選。


但有意思的是,以導演宮崎駿、場景原畫師男鹿和雄為首的吉卜力核心創作者,卻大多是擅長水彩作畫的原畫師,因此,在水粉穩定性下,吉卜力動畫往往還能水彩風格作為色彩雕琢的提升手段,尤其是經常利用水彩的暈染效果,用更強的水溶性,實現低筆觸、多色彩和諧混合下的色彩豐富度,并凸顯一種夢幻的觀感。


所以吉卜力的色彩總能穩定的色彩架構上印襯出各種復雜的細節,這都是靠兩種色彩塑造的結合而得到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取色方面,吉卜力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
2:貼近自然,善用高級灰與高飽和度取色
談起”吉卜力風格“,很多人腦海里會很容易直觀地呈現出一套以藍天+綠草為組合的畫面。這一方面是吉卜力動畫的核心大多與自然相關,幾位主創都擅長植被刻畫,因此,象征自然原生態的綠色植被與藍天成為主色調;其次,在多部作品的宣發圖里,這套藍天+綠草的組合也非常常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想鋼印。

不過綠草+藍天的組合并不特殊,為啥吉卜力的畫面就讓人如此印象深刻。這是因為,吉卜力的綠草藍天色彩雖然非常鮮艷,但鮮艷的味道之上,卻給了一種低攻擊性、通透且清爽靜謐的視覺,這種反差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就在于取色的范圍與色彩的飽和度上。
一方面吉卜力用色經常不是用純度非常高的顏色,相反,動畫會摻合一些高級灰的用色,以下圖宮崎駿名作《天空之城》的場景圖為例,這又是一張帶藍天綠草的畫面。

從畫面的取色我們可以看到,吉卜力的用色一般不會很純,大多會摻合一點灰色調來中和色彩過艷帶來的沖擊力,為的是讓顏色看起來能給人帶來輕盈溫柔、舒適幽靜之感,讓色彩更加諧調。不過畫面雖然讓色彩有了一些”高級灰“的特點,但相比較常用于室內裝潢、古典服飾設計的高級灰,吉卜力的灰還是顯得比較鮮艷。

這主要因為,在保證顏色和諧,不具備攻擊性的前提下,為了保證色彩的干凈與純度,讓畫面更有自然感,吉卜力的用色飽和度都非常高,這讓灰灰的顏色也能以比較光鮮的狀態去面對觀眾。并且高飽和度也讓畫面變得更清晰,哪怕是暗部也會因為整體飽和度的提高而拉開差距,把更多細節凸顯出來。


3:善用顏色濾鏡去傳達情緒
吉卜力的動畫的優秀還在于他們特別擅長用同類色做一層濾鏡去傳遞畫面的情緒感,讓觀眾一眼就能感受到畫面想要表達的內容;同時多變的色彩色感也能更好的豐富作品的視覺,讓”吉卜力風格“的內涵更加多變。
這里以宮崎駿著名動畫《哈爾的移動城堡》為例:
作為宮崎駿少有的幾部以成年人為主要C位敘事的動畫電影,整個電影在畫風與色彩調度上的氣質要更加成熟,所以在很多時候,本作在用色上的情緒感要更強烈,沒有執著于傳統的童真感。
比方說,在動畫里,一座熱情洋溢的中歐風格小鎮里,動畫就采用大量橘色、黃色的氣氛色點綴,讓那種興奮感透著橘紅色洋溢了起來;再比如,作為少有主角心結很重的宮崎駿電影,電影多處利用綠黃配色,用一種臟的氣質去體現憂郁的內心;再比如,同樣的藍天綠草,如果說大部分宮崎駿作品的色調是暖色的,給人陽光的氣質,那么在本片里,藍紫冷色調的濾鏡則更多,顯得肅殺的同時,也是強調角色面對沮傷,難過心境的環境。



4:色彩層次感很強
當畫面同類色比重變多,也意味著畫面往往被相近的顏色所籠罩。比方說吉卜力動畫最常見的就是一張圖內全是綠色的自然景觀,如下圖:

但畫面并不會糊成一塊, 反而畫面的層次結構非常好,很容易分辨出相近顏色下的不同物體與相關布局。這主要一方面是吉卜力色彩通透、飽和度高的基調,讓顏色的清晰度比較明顯;其次,動畫團隊活用筆觸與細微配色的差異性來調度出畫面的高層次感,比如上圖中,最外一圈的筆觸比較寫實,花朵綠草的細節相對明晰。

而到了龍貓睡覺兩側的巖石內壁部位,則模糊了一些筆觸,并用一些黏糊的筆觸來突出石壁滑溜的質感,而到了中心點龍漫睡覺的樹洞位置,則又重點雕琢木頭的質感,讓畫面維持在清晰到模糊到清晰的變化過程。因而全張圖都是綠色的場景里,也能分出明顯的層次感。

同時暖光的加持也不可忽視,暖色的光也是跟塑造的深淺相匹配。

筆觸+光源的調整讓顏色相近沒有成為問題。同類色一樣能做出非常富有層次感的畫面。

5:人設抓形象差異性的繪本特色
”吉卜力風格“在路人眼中的標簽,1個是藍天綠草的自然配色,2就是它獨特的人設。由于吉卜力大部分是兒童或者少年少年的故事,故事的童話感很強,并且大多作品幾乎沒有日式TV動畫的那些塑造元素,因此氣質較為樸素,人設有很強的繪本氣質。
這種繪本氣質體現在:
①用干練的簡筆線條勾勒出形象,并且人物的服飾與配色都從簡,并沒有過度設計的味道,甚至對比場景還顯得過于樸素,對于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來說,角色的特色到位了即可,不用過度包裝去強調,比如下面這些角色的設計就是如此。




②人設的比例被壓縮,大多數角色的頭身比都很難做到7.5頭身的范疇,因此角色都有頭大的感覺。
③人物的身體特質被放大,小孩肩膀窄,下半身短,甚至會有雙臂過膝的情況;而一些大人,比如巨漢與大叔這類強壯人設,則為了突出強壯而突出倒三角的體格。



④將一切圓潤化。
吉卜力的畫風一直再努力消解外表的尖銳感,無論是反派、奸角;亦或者是孩子與少女,從服飾與體格的外輪廓線,到臉部的臉型都突出圓潤感,尤其是臉部的下巴與兩腮部位,大多角色都會做一個弧度,哪怕是瓜子臉與馬臉,也是有弧度的尖下巴與長臉。


⑤五官的畫風特點與主流二次元畫風略微不同,主流二次元畫風符號化鼻子與嘴巴,精于裝飾雙眼并放大;而吉卜力風格則將眼睛的大小歸于正常,并不會去做加大眼睫毛與畫眼影之類的修飾;反而注重突出鼻頭的翹與尖,并且會畫出鼻孔。

同時,真正被夸大的部分往往是角色的嘴巴,吉卜力非常擅長去做嘴部的夸張化演出,張嘴做表情很多,所以上半張臉經常被壓縮,鼻頭的位置也因此在臉部中部偏上位置而不是偏下,顯得角色人中部位特別長。

總結
可以說,”吉卜力風格“細拆分下來的特點可以說非常多。而也因為足夠個性且具有特別高的知名度與辨識度,”吉卜力風格“才會成為越來越多游戲突破傳統美術風格的一種選擇,很好的成為一種補充風格。
而這些游戲大多也不是全盤照收,它們大多取其中部分想要的內容,比如配色、比如人設,再根據自身游戲的需要去調整,往往這一點點綴就能打造出不錯的效果出來。

再傳統美術資源越來越內卷的當下,游戲去吸取部分個性化的影視動畫美術,或許成了一種破局的可能。

關注找手游微信公眾號,了解手游代理最新資訊